Thursday, March 6, 2008

毒餃子事件﹕中日關係的羅生門

很久沒有在這裡寫文章了。上次準備寫一篇有關中、美、日三國軍艦互訪(或交流)的文章,筆記做好了,但文章遲遲寫不出來。

有關中國軍艦訪問日本,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艦隊不能順利來港,返回日本基地時越過台灣海峽,日本不讓正在訪問日本的中國軍事人員上去夕霧號軍艦參觀...

這些,只不過是數月以前的事情,當時的「緊張」,現在卻變成變得小事一樁。

那麼,毒餃子事件,會不會很快得以告一段落?

但是,似乎也因為這個事件,而讓國家主席胡錦濤原本於櫻花季節(大概四月中旬)訪問日本的行程受到延誤。

那幾個月剛好日本和俄羅斯和韓國有外交活動。如果胡錦濤四月之行不能成事,那麼要到五月份才能去了。

這次事件,似乎又一次特顯了兩國官員處理事件上的分歧。

當然,究竟毒藥是誰下的,現在還是一個迷。

按照日本官員的說法,這種毒藥應該不會是日本本土生產的,所以他們更相信是在中國製造餃子期間,或者在餃子運往日本以前已經出現了下毒的問題。

而中國官員則相信,製造餃子的天一食品公司,在品質管理上非常嚴格,根本不可能讓食材被污染。

中國官員會認為日本官員是在找麻煩,小題大做,其真正目的是想抹黑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尤其現在是奧運年,台灣大選年,任何讓世界覺得中國還是「野蠻」和「落後」的輿論,都是一種不願意中國強大的手段。

而日本呢,如果從保護國民健康的角度看,即使一包餃子有問題,也是大問題。這只是特顯了日本人處事的態度,對某些問題看成冰山的一角,覺得背後一定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我們記得,對北韓俘虜日本人質的問題,日本社會內的輿論對事情看得非常嚴重。)

的確,如果說日本媒體和官員把毒餃子事件也看成是「中國還是很落後」的例子,那麼,事情的確不簡單了。

希望事件能水落石出,那麼大家可以針對問題的根源而去解決,而不需要把問題搞成一個政治事件。

但,話又說回來,中日關係中,常常會發生這一類的小衝突或意見分歧,但似乎很快就可以得到平息,或不了了之。

但是,長遠來說,不好好把事情解決,似乎也不會對中日關係有幫助。

除了高調的官式訪問外(這種外交禮節和儀式,對懂得做公關的兩國外交部,應該是駕輕就熟的事情),但中日關係似乎總有種難以說得清楚的awkwardness,似乎應該是雙方長遠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把兩國關係提升到文化的層次,其實容易墮入不是「同文同種」,則是「文明衝突」的二元辯證和思惟。

餃子,其實只是一家企業的產品。剛好這家企業是中國企業,也製造中國食品,所以給人是「中國」的問題。其實,品管問題,是一個商業和法律問題。如果製造餃子的企業發現了自己的產品有問題,有責任讓消費者重拾信心。這個,中國政府和日本政府都有責任去了解,調查,甚至起訴任何違法者和機構,但現在問題卻變得有點政治化了。

研究中日關係有一個比較吊詭的窘境,就是人們把「所有」跟兩國可以聯繫在一起的情況都當成是中日關係至為重要的議題。事實上,不是所以問題都需要用「中日關係」的框架去理解。毒餃子事件,難道不可以發生在中國和日本以外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