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8, 2010

日本雅樂及祇園祭



2010年7月17日, 香港電台播放另一集: 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系列 ── 《一覽無遺》. 這次介紹兩種起源於日本京都的傳統文化, 即雅樂和祇園祭.

想收聽的朋友可以click這個 link :



雅樂 (Gagaku) 雅樂由舞蹈和音樂構成,意指端莊雅正的朝廷音樂興盛於日本的平安時代。雅樂最初於奈良時代自中國及朝鮮傳入日本,隨後經模仿及融合而產生日本雅樂。

日本於大寶二年設立雅樂寮,用來培訓專業的樂師、音樂家,並只為宮廷服務,使得雅樂走向專業化及高雅化的道路,影響逐漸壯大。仁明天皇時,日本人將雅樂重新編製,演奏雅樂者多為皇室近侍隊。

雅樂至今仍是日本的宮廷音樂,也是現今被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交響樂隊形式,更於二零零九年入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遺產。



京都祗園祭 (Kyoto Gion Festival)

日本的節日叫做,張燈結綵,十分熱鬧。祇園祭是日本京都每年一度的節慶,與大阪的天神祭、江戶的神田祭並稱日本三大祭。祇園祭起源自869年,當時疫症爆發,居民把祇園八阪神社內的神像搬出神社,在京都市內巡行,祈求潔淨及消除瘟疫,如今轉化為通過音樂,舞蹈和敬神儀式,以祈求平安的習俗。整個祇園祭長達一個月, 717日進行的花車大巡遊,使京都祗園祭的活動推向高潮。二零零九年,京都祗園祭入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產。

日本淨琉璃文樂木偶戲



最近和香港電台文教組再次合作, 錄製了幾集節目, 包括2010年7月10日播放的節目: 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系列 ── 《一覽無遺》,有關日本一種叫淨琉璃(或文樂)木偶戲的介紹.

下面是節目簡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click 這個 link 收聽:




淨琉璃文樂木偶戲是日本最主要的傳統舞臺藝術形式之一,集說唱、樂器伴奏和木偶劇於一體。它起源於江戶時代,是15世紀流行的一種敘事淨琉璃藝術與木偶藝術的結晶。

日本淨琉璃興盛於15世紀中葉,當時社會上最流行的說唱,是反映三河國諸侯的女兒淨琉璃御前與牛若丸之間的愛情故事,所以這門說唱藝術便被稱為淨琉璃。 16世紀後期,淨琉璃使用新樂器三味線伴奏,使它迅速在京都及江戶一帶盛行開來。

約在十七世紀,淨琉璃第一次被運用在木偶戲中。淨琉璃說唱表演者竹本義太夫在大阪開設了木偶戲劇場竹本座。後來,他與著名的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聯手創作了一種廣受歡迎的新型木偶戲表演,就是淨琉璃文樂木偶戲的雛型。


19世紀初期,一個叫植村大助的木偶戲製作人,在大阪開辦了一個小劇場,那裏也是如今國立文樂劇場的所在位置。1872年,在獲得政府的批准之後,該劇場遷至新址,新劇場取名“文樂座”,後來,木偶淨琉璃這種藝術形式便被命名為“文樂”,更於二零零三年成為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