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6, 2008

群眾的聲音——胡錦濤訪日 Day 1



今天在美國CNN和日本『每日新聞』(Mainichi shinbun)網站都看到了抗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的照片。據說日本右翼分子也準備了170輛宣傳車在東京作抗議活動。其中CNN還提到了一位(應該是日本)示威者的話。他說﹕「大部分日本人都憎恨中國,但福田首相並不聆聽我們的聲音。」

"Most Japanese people are angry with China," said a protester who declined to give his name. "But (Prime Minister Yasuo) Fukuda is not listening to our voices."

胡錦濤此次訪日當然沒有理由僅僅是一次友好之旅。即使他帶著乒乓球拍、熊貓這些象徵友誼的禮物,同時參觀奈良名勝古剎法隆寺(Horyuji)和唐招提寺(Toshodaiji),追思從前中日交流的黃金盛世,但如果無法解決一些實質的問題,那麼,中日的第四份公報只能停留在「國」(state)與「國」之間的外交文件。

據說中日兩國會建立一個機制,每年讓其中一方的元首訪問對方國家一次(起碼一次?)。也就是說,中日兩國的元首和高級官員將製造更多直接接觸的機會。如果這個成為事實,也未嘗不是一個突破。我們不要忘記,一些國際問題都是透過元首間的接觸和互訪而得到解決,這包括美國雷根總統和前蘇聯領袖戈巴喬夫共同為結束冷戰而付出的努力。

但是,正如上面那位示威者所表達的心聲,有些人已經質疑「國家」(state)作為權力核心的合法性(legitimacy)。

這不是說中國或日本領導人會因為示威者的抗議聲音而失去統治的權力。那不是那麼容易動搖的。但是,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日本和中國,「群眾的聲音」的確已經影響著政治人物的「政治」議題。

西藏、毒餃子、台獨、奧運、東海油田開發、參拜靖國神社等議題,其實已經不再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糾紛了。它們牽動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愛國」情緒、也同時揭示了兩國在經濟、文化領域上的明爭暗鬥(希望只是良性競爭)。

經濟方面,東海油田、毒餃子(甚至是奧運)等事件屬於中日市場和能源方面的競爭活動。這已不單是國家的利益問題了,同時也牽涉到商人和民眾的利益(尤其需要了解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對人口物質需求的影響)。(中日兩國在2007年的貿易總額是 237 billion USD)

而西藏、台獨、靖國神社和奧運等議題,屬於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範疇。


一次官式訪問而期望解決上面這些大問題,的確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似乎,兩國的領導人都盤算著如何好好利用這次會面建立一個比較長遠的互動機制。在這一點上,我覺得這次訪日之旅應該算是成功的。

但是,群眾的聲音卻仍然在那裡...那是一個管治現代社會所需要好好聆聽的聲音。希望中日兩國政府明白到,即使這些聲音非常微弱(雖然被媒體「放大」了),它們已經不容忽視。而且,這些聲音也不只是發自「對方」,也同時發自自己國家的人民。

No comments: